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学术讲座 
 师德警示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学院动态>>正文
 
我院特聘教授耿国华老师“三八节”专访
2021-03-08 16:02   审核人:

2020 CCF 颁奖典礼于 2021 1 31 日在苏州举行。CCF 女工委委员、我院特聘教授耿国华老师被授予 CCF 杰出教育奖,以奖励她在推动我国文科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在推进西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的杰出成果。耿老师是该奖项自 2012 年设立以来,17 位获奖者中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CCF 女工委特别带来优秀女性榜样、CCF 杰出教育奖获得者耿国华教授的专访。祝所有女计算机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耿国华教授

耿国华教授是国家教学名师、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计算机学会 2020 年杰出教育奖获得者。她担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指委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耿教授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主持了 973 前期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省级重点项目十余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4 项,主编教材 20 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 10 余部。主持 2 门国家级精品类课程、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获国家科技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 16 项。

 

初次见耿老师是在 2018 4 月,作为特邀讲者,耿老师出席了 CCF 女工委 2018 年在苏州举办的 CCF IT 女性精英大会,并在教育分论坛给我们做了精彩报告。耿老师的平易近人和她对计算机教育的独特理解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教师、科研工作者和 CCF 社会服务者,耿老师在业内获得极高赞誉,是年轻教师的楷模。她的工作感想是什么?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她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作为一名知名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她对高校年轻女教师有什么建议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和耿老师进行了远程连线与对话。

 

Q1:请问您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四十余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其魅力在于应用的广泛性,将计算机与行业领域深度结合,就一定能产出基于数据揭示规律的新成果。

大学的使命担当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信息时代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基于计算平台的融合创新能力。

良好计算机基础和素养,将助力学生成为行业拔尖人才,这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从教多年感受最深的一点。

 

Q2: 您能从文科计算机教育角度谈谈信息前沿和基础教学的关系吗?

 

40多年来,我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数据思维与计算思维的量化能力,构建实施基础、技术、应用的 1+X+Y 方案,培养信息时代的新文科人才。与同仁一起推进文科计算机教育改革,推动文科计算机教育在西部开花结果,是我多年的工作方向。

云、大、物、移、智信息新技术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本身,更在于和行业结合为社会释放巨大能量。近 20 年来,我们努力促进计算机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从最先研制三维激光扫描仪到人工智能与博物馆虚拟展示,从数字博物馆到智慧博物馆,从数字化兵马俑到“非常秦腔",我们把信息技术用在考古、博物馆、文学艺术上,又将这些成果融入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实现了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享受到教研相长的快乐!深刻体会到基础教学改革迫切需要信息前沿技术的支持,而信息前沿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有力支撑,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Q3:请您谈谈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体会?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石,我主讲《数据结构》三十九年,课堂教学学生已经超过五千;近年来,运用慕课 SPOC 在线教学模式延展讲台,使受众人数超 12 万;带领专业核心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建设了国家精品课程、3 个首批国家级课程(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混合式课),主持获得 2 个专业教学改革的国家教学奖。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以及走入课堂的新形态规划教材和教改成果,使得受益面更宽。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放大了教师作用,课程资源建设既是教育发展需求也是教师职责,混合式教学应是未来教学的主流!

争做金课、做好老师,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具有信息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我们还在路上!

 

Q4:  作为女性,如何兼顾学习、工作和家庭?

 

 

身为妻子和母亲,我们有稚嫩的孩子需要教育,有年迈的双亲需要照料,也有一份家庭主妇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面对繁重的学习、工作,需要志存高远,树立高度的职业信仰,这样有助于我们克服更多困难,在事业上取得更大进步。

一般来讲,女性更有韧性、执行力更强,善于发挥管理之长。女教师在教学研究、科技创新道路上,更善于表达、引领、组织、管理与协调。我带领的西北大学智能处理团队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先进集体。展现出信息时代知识女性的靓丽风采!虽然为了工作一定会有所取舍,付出很多,但每当努力有所回报,我们都可以享受到奋进者的幸福与快乐!

在计算机教育领域,优秀女教师从不缺席,她们更擅长把创新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如今,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催生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年轻女教师当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只要有目标、有规划,相信一定可以高效并且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Q5:您对高校年轻女教师的成长有什么建议吗?

 

回顾信息技术领域发展,从来就是巾帼不让须眉。

早在 1843 年,作为第一个程序员,英国数学家阿达就为巴贝奇分析机编写算法,可称为计算机程序的创始人。

我国夏培肃院士是高速计算机的探索者,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 。北京大学杨芙清院士是我国软件工程的开拓者和旗手。

以她们为代表的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巾帼英雄,值得我们致敬,她们身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借钱伟长名言: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寄语年轻教师朋友,打铁必须自身硬,高校教师培养的是高端人才,没有科研支撑无法引领前沿。教学和科研两手都要硬,这是教师责任和要求。

为给会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CCF 每年会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中国计算机大会 (CNCC),邀请国内外计算机领域和业界权威专家和学者做特邀报告和专题论坛,让会员得到更多开拓视野、学习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机会。正式加入 CCF 后,我先后赴太原、福州、杭州、苏州、北京等地参加一年一度的 CNCC 大会,期间从未缺席过一次。三天的活动每次都收获满满,增长见识的同时,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说,参加 CNCC 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建议年轻教师多参加 CCF 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女工委的活动,和同行积极交流,促进自己在工作中的进步。

 

Q6 :您对咱们 CCF 女工委有什么寄语吗?

 

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优秀女性的先进组织, CCF 女工委为广大的 IT 女性精英搭建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她鼓励委员们自尊、自强、自信、自立,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委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 CCF 中非常活跃、非常积极的一个工作委员会。我也曾经并将继续从 CCF 女工委的活动中受益。

希望在未来,女工委可以继续用信息技术、议 IT 前沿、担国家重任、促科教共进,英姿飒爽勇立时代潮头。

最后,在三八节来临之际,祝女工委牛年更牛!

祝姐妹们工作开心、生活幸福、永远青春靓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