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刘静,女,1983年1月生,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
学习经历:2004年7月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到校任教;2010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5年12月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教育教学: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数据库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Matlab程序设计》、《计算机英语》、《Access数据库》、《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及基础课程。先后荣获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渭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校级优秀教师(2017年、2022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15年、2016年)等称号;参编教材1部,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完成“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于 2020 年获聘渭南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 篇,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各1项并顺利结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荣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优胜奖2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6-2017学年被评为学生科技文体竞赛优秀指导小组。
科学研究:以模式识别和智能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在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作为独著或第一作者的论文被SCI收录2篇,EI收录5篇,CSCD期刊收录3篇,北大核心1篇,科技核心十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国家统计局科研项目2项(1项已结题),主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已结题),军民融合项目1项(已结题),校级科研项目3项(已结题),主持完成横向科研项目2项(已结题),合计横向科研经费到账75万元;多次荣获渭南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011年三等奖、2013年二等奖、2015年二等奖、2017年三等奖、2019年二等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1年度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社会服务:1.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需求调研与对接等服务。2022 年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项目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合同项目数30余项,项目金额达400余万元。
2.寒暑假期间协助校团委组织16支科技社会实践团队集中开展实践活动,被评为渭南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科技之春’宣传活动先进个人”。
3.赴安仁镇龙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团、赴合阳精准扶贫调查实践团、蒲城县陈庄镇精准科技帮扶等。每年为当地群众捐赠价值4000余元的农业科技图书,并在农业科普等方面为当地群众进行宣传,被评为“渭南市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4.作为渭南市博士专家科技服务行动第一组成员,依托专业优势和工作背景,协助当地科技部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完善提升“一县一策”工作;帮助企业开展项目策划、申报或技术咨询、攻关等工作,推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