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8月3日,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工作委员会、陕西地方高校计算机联盟、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主办,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发展论坛暨2024师资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宝鸡文理学院举办,计算机学院教师同晓荣参加此次论坛。

本届论坛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计算机教育”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新路径。宝鸡文理学院于建伟副校长、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耿国华教授、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工委主任龚声蓉教授致辞,来自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50余家单位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报告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委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国家教学名师、西北大学耿国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罗洪斌教授,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陆军工程大学陈卫卫教授,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新工科信息技术联盟虚拟现实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明全教授,浙江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长聘副教授吴超,中国体视学学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大学胡伏原教授,青软创新科技集团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丁璟,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淮阴工学院陈晓兵教授,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陈志峰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陈向东教授,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关存丽分别作了题为《面向产出的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几点思考》《建设一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自然科学对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的启示》《数据赋能的“六步法”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人工智能AI+X教育》《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面向领域 分层分类 多维融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化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应用本科 GPU 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 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后参会人员围绕专家报告及产教融合、工程认证、学科竞赛、专业与课程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论坛为贯彻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推动高校计算机学科发展。
(通讯员 同晓荣 审核 杨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