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阔教育视野,促进教育理念的交流与碰撞,7月11日至14日,计算机学院周碧英和王晶两位教师作为代表,参加了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北方民族大学、CCF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为学院计算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思路与活力。
本次大会以“算力推进数智赋能教育教学全面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水平”为主题,聚焦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前沿趋势与实践探索,精心设置了人工智能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认证与创新能力培养、青少年教育等10场特色专题论坛。近9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计算机教育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研讨,共同擘画计算机教育的未来发展蓝图。
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周碧英和王晶两位教师全身心投入,深度参与各项活动。她们认真观摩教学案例大赛,汲取优秀教学实践经验;聆听多位计算机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积极投身各个分论坛的讨论交流,尤其在青少年教育分论坛中,与同行深入探讨前沿话题。
青少年教育分论坛上,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的碰撞尤为激烈。南京大学张洁老师的 “智能教育的阶梯式培养模式与江苏实践”报告,系统展示了江苏在人工智能教育阶梯式培养中的创新探索与丰硕成果,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宝贵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刘艳老师围绕 “AI 赋能未来教学—大模型重塑基础教育课堂”展开的分享,深刻剖析了大模型对基础教育课堂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为教学模式创新带来启发;吉林大学王晓光老师的“搭建实践平台,助力青少年成长”报告,着重强调了实践平台在提升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关键作用;数字计划项目陈旺平介绍的 “数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及落地实践”则为青少年数字技能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施路径。北京大学陈向群教授在总结时深情表示:“在我看来,教育最动人的模样,莫过于一群捧着赤诚之心的老师,因同一个信念走到一起—让青少年在数字世界里既能扎下逻辑的根,又能长出创造的芽。”这句感言引发了两位教师的强烈共鸣。
此外,两位教师还参观了多家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知名出版社的展览,与参展方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突破到教育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应用,这些第一手信息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方向、课程体系优化以及科研项目选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碧英和王晶两位教师表示,此次参会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更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她们将把大会的前沿理念、先进模式和创新方法充分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助力学院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她们期待未来能与业界专家和同行保持密切联系与深度合作,携手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计算机人才贡献力量。
(通讯员 王晶 周碧英 审核人 杨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