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学术讲座 
 师德警示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学院动态>>正文
 
2025-2026第一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周记三——以初心赴实践,以实干践成长
2025-11-04 16:58   审核人:

实习生:闫佳欣,王文豪,王家雨,张腊梅,潘欣雨,史桓瑀,董柯涵,曾心如,刘佳聪,雷仪,但娇思媛,乔于珊,权妍妍,魏少瑞,李瑞杰,宋海艳,雷元勋。

实习学校:渭南初级中学

实习时间: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

在本周深入学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全面参与了教学管理、纪律督查、班级事务及对外交流等工作。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参与教师日常工作,我们对这一职业的多元角色与重大责任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1、自习管理体悟授人以渔

轮值八年级自习课时,我们既要维持安静氛围,也会主动为遇到难题的学生梳理解题思路。走进课堂后才发现自习课的安静不是目的,而是为学生创造专注思考的环境;而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纪律的维护者,更是默默的引导者。比起直接给出答案,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题方法,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授人以渔的快乐,是我们此前从未感受过的。

2、磨课学习感受抱团成长

学校老师为每个人分配录课内容,指导我们把控讲课节奏、设计互动环节;听其他成员试讲后,我们互相点评优缺点,比如有人节奏偏快忽略学生反馈,有人互动形式单一等。我们对照大家的问题反思自身,磨课让我们彻底打破了“好课就是讲得顺”的误区——好课不是教师自我表演,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节奏慢一点,是为了让学生跟上;互动多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参与。而团队互评更是宝贵的“镜子”,别人的问题能提醒自己规避,别人的优点能启发自己改进,这种抱团成长的力量,比独自摸索高效得多。

3、卫生检查展现环境育人

每日早午间巡查教室及走廊卫生时,我们重点检查桌角、窗台等死角卫生,还协助班级规范物品摆放。卫生检查工作让我们明白,卫生检查不是挑错,而是共建——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检查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打造良好环境的“伙伴”。而干净整洁的教室,不仅是视觉上的舒适,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这就是环境育人的真正意义。


4、校本课程追求因材施教

抽查美术、体育、学科类校本课时,我们重点记录学生考勤和迟到情况。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学校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所作出的努力,校本课程老师用到了多样化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利用小组竞赛调动积极性。这让我们意识到,校本课是学生发展兴趣的乐园,记录考勤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状态,确保课程真正因材施教,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


5、监考工作助力教育公平

配合周周清工作安排,我们提前布置考场,考试过程中维持秩序,细致落实答题规范,考后有序收卷清点。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严谨”二字的重量:提前到场时,我们反复确认桌椅间距是否符合标准,准考证号是否与座位一一对应,确保所有学生找到自己的考试位置。考中发现有学生不良好的考试行为和习惯时,对学生进行适当提醒,既要维护考场纪律,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考后收卷时,我们按座位号逐份清点,确保无遗漏、无错乱。这些充满细枝末节的工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场公平的考试,不是靠严格的威慑,而是靠每个环节的细致把控,这也让我们明白,教育中的公平,藏在这些不被注意的细节里。


这一周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教师”职业的片面认知——原来教师不只是“站在讲台讲课”的人,更是考场里的“公平守护者”、自习课上的“耐心引导者”、校本课中的“细致观察者”、班级环境的“共建伙伴”,还是课堂背后反复打磨的“学习者”。我们从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里读懂了:教育的“责任”,不在惊天动地的大事里,而在核对准考证的认真里、引导学生解题的耐心里、清理窗台死角的细致里、打磨课堂的执着里。更重要的是,教师研修活动让我们明白,教育不是单打独斗,而需要默契配合、互相提醒、共同改进,这样才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这些收获,不仅是实习中的成长,更能成为我们未来走向教师岗位时最坚实的“底色”。


【通讯员:王家雨 李馥蕙 审核人:哈渭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