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软件维护及软件运行管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科研、企事业单位和IT行业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成长为生产、科研与工程设计岗位的技术骨干,达到以下能力:
1.具备合格的从事软件工程及其相关行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2.能够独立从事软件工程及其相关行业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3.能在所从事行业的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重要角色;
4.能够通过有效的学习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紧跟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前沿技术的发展;
5.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础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学习,毕业生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将达到如下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A1: 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基本逻辑与证明技巧,养成抽象思维能力和习惯。
A2: 专业知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解决软件工程领域工程问题。
A3: 工程知识:掌握满足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所需的工具性知识和工程科学基本知识,包括:外语、文献检索、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及其它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A4: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计算机领域的工程活动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
2.能力结构要求
B1:工程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B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领域中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B3:工程解决方案设计/开发能力: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B4:工程研究能力:能够基于计算科学原理并采用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分析与建模、测试与验证、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B5: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中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工具等,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并适当改进。
B6: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3.素质结构要求
C1: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C2: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问题的软件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C3: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C4: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C5:沟通与交流: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C6:自主学习与终身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学分要求:176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实用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需求与建模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技文体竞赛、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实践环节名称 |
学分 |
周数 |
开设学期 |
备注 |
军事训练 |
1 |
2周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
1 |
2周 |
1 |
练习熟悉掌握该课程全部内容,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实践应用的初步训练。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
1 |
2周 |
2 |
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设计 |
1 |
2周 |
3 |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
1 |
2周 |
4 |
Web类综合课程设计 |
1 |
2周 |
5 |
软件开发综合课程设计 |
1 |
2周 |
6 |
综合训练软件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熟悉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实践技能。 |
专业见习 |
1 |
1周 |
1-6 |
参观了解,进行感知认识,了解熟悉相关企业文化、工作过程等。 |
专业技能竞赛 |
数学建模 |
1 |
1周 |
2-7 |
通过专业技能竞赛,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计算机类竞赛 |
软件设计(测试)师 |
专业能力实训 |
1 |
2周 |
6 |
综合训练大学学习的全部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熟悉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习必须进驻相关企业并保证时间,毕业论文(设计)必须进行调研、撰写、答辩等环节。 |
企业实习 |
10 |
10周 |
7 |
毕业论文(设计) |
4 |
8周 |
7-8 |
增强社会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初步了解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本框架及典型方法等,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打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