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2006年向教育部提出新增网络工程专业申请,于2007年获批,同年9月开始招生。自本专业开办以来,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第一要务,目前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教师13人。毕业生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的网络工程师考试的比率达到60%以上,先后有多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有多人获得了思科等权威机构网络工程师认证,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与专业思想,具有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实施、分析与测试、运行与管理以及网络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网络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良好的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网络工程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合在信息技术企业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部门,以互连网工程、网络应用开发等为主要领域从事现场或一线的技术支撑工程师、服务与应用开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与专业思想,掌握网络工程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网络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良好的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可快速适应业界需求的网络工程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合在信息技术企业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部门,以互连网工程、网络应用开发等为主要领域从事现场或一线的技术支撑工程师、服务与应用开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
二、基本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
1.知识标准
1.1公共基础知识
1.1.1具备较丰富的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
1.1.2具有音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1.1.3理解网络应用相关的领域背景知识,知识产权与相关的法律与法规。
1.1.4具有个体、环境、社会与公共安全的基本常识。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子与电路方面的知识。
1.2.2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与硬件系统组成。
1.2.3掌握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包括程序设计理论及方法、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
1.2.4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分层思想与分层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标准。
1.3专业知识
1.3.1互连网工程方向。掌握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原理及其主流技术,TCP/IP网络技术,网络互连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无线与移动网技术、IP统一通信技术,数据中心、虚拟化与云计算基本思想、方法和相关规范,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与规范,网络测试方法、规范与技术。
1.3.2网络应用开发方向。掌握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TCP/IP网络技术、网络互连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编程、Web应用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无线与移动网络应用终端开发等知识。
2.能力标准
2.1学科基本能力
2.1.1具有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能力。
2.1.2具有计算机硬件、软件与网络的基本实验能力。
2.1.3具有通过实验验证算机硬件、软件与网络工作原理的能力。
2.2专业基本能力
2.2.1具有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能力,包括典型路由协议、VLAN、NAT的配置以及故障排除,具有园区网互连设计与实施能力。
2.2.2具有无线网络、无线控制器、无线漫游的基本配置与管理的能力,具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部署与数据处理能力,具有设计与部署中小型无线网络能力。
2.2.3具有IP统一通信的基本配置与管理能力,初步具备部署中小型企业IP统一通信网络的能力;具有中等规模数据中心的基本配置与管理能力,包括虚拟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网络、云计算平台等。
2.2.4具有网络安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能力,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VPN、IPS与IDS、Web服务中的安全认证等配置与故障排除的能力,具有中小型园区网络安全的部署与初步设计能力。
2.2.5具有中小型园区网络的基本设计能力,包括网络层次设计,主干技术的选择,主要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与防火墙等的选型,路由设计,IP与VLAN设计,安全设计,服务器群、中小型数据中心或云计算平台的设计。
2.2.6具有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的基本能力,包括吞吐量、错帧率、帧转发延迟、地址处理等二层以太网转发性能,吞吐量、IP丢包率、IP转发延迟、路由与路由振荡等三层IP转发性能,DDOS、DSCP、QOS等安全与应用性能的测试,并具有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进行网络性能优化的能力。
2.2.7具有使用HTML语言、CSS样式编辑静态网页,使用JavaBean、Servlet技术进行动态Web开发。具有Web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2.2.8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手机终端的UI设计、2D图形开发、widget开发、数据存取和应用开发能力。
2.2.9具有使用面向连接套接字、流式套接字等进行C/S程序开发的基本编程能力,具有C/S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软件开发的能力。
2.3工程技术能力
2.3.1具有网络工程需求分析能力与问题抽取能力。
2.3.2具有根据需求进行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3.3具有根据网络工程解决方案进行网络系统部署与实施的能力。
2.3.4具有根据行业标准与规范进行网络系统与网络产品的测试能力。
2.3.5具有确保网络系统可靠、有效、安全运行的技术管理与维护能力。
2.3.6具有根据公共安全规范与行业规范,对发生于网络系统或网络应用领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及时反应、处理与应对能力。
2.3.7具有根据应用需求,进行WEB应用开发、无线与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与测试的能力。
2.3.8具有按照工程标准或行业规范,编纂网络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工程解决方案、技术实施报告、项目实施管理方案、技术合同等的工程写作与表达能力。
2.3.9具有对网络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响应与运用能力。
3.素质标准
3.1职业精神
3.1.1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3.1.2 具有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讲求实效的职业精神。
3.1.3具有爱岗、敬岗、乐岗的敬业精神。
3.2职业道德与规范
3.2.1严格遵守网络工程和计算机领域适用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3.2.2严格遵守网络工程相关职位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3.3社会与环境的责任
3.3.1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国家意识与国际化视野,遵纪守法、正直诚信,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能力。
3.3.2正确理解网络对于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工程活动过程中承担必要的环境保护责任。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外语、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路由与交换、Java程序设计、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事训练、专业见习、工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