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设置与调整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渭南师范学院设置的第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当时的大背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和万维网(渭南渭南渭南,渭南orld 渭南ide 渭南eb)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产品迅速融入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国内计算机设备维护、计算机应用开发的专业人员非常少,会录入信息、排版打印的打字员也常常被称为计算机专家。社会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数以亿计的青少年也急需普及信息技术知识,这为师范类院校为中小学、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和应用工程师人才提供了历史机遇。
我校最早的信息技术专业是专科阶段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在当时的数学系,由计算数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成立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计算中心,人员包括计算数学教研室部分教师、物理系教育技术学部分教师和新引进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主要承担全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任务。1998年,在计算中心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系,开始招收计算机教育专科生,每年3个班,每班50人。2005年改为计算机应用技术,2006年之后每年1个班,2011年停招专科生。
2000年,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渭南师范学院。2001年,计算机类第一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招生,定位为培养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和服务基层的计算机工程师,主要面向陕西生源,学生就业去向包括教育行业、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设计和应用等工作。 当初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主要依托的是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维护专科专业和计算机教育专科专业,硬件条件包括一个计算中心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室、计算机语言实验室,但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实验室建设滞后,师资队伍有专业教师大约13人,其中专职教师11人,副高以上4人,有行业企业经历的2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仅1人。
本世纪初,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战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与维护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热点,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在充分了解社会对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对兄弟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了走访调研,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依托,连续申请设置了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网络工程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软件工程专业2009年开始招生,主要面向陕西生源,培养在软件公司、政府、企事业和学校从事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应用开发,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软件测试等专业工作,每年招生1-2班,每班50人。2011年,学校内部进行院系调整,计算机类3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归属新成立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直至2015年10月新一轮院系调整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在此期间,网络工程专业因学校招生计划限制先后在2013年、2014年停招。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学校原传媒工程学院依托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专业的办学资源,申请设置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1-2班,每班50人。该专业设置的依据有两方面:一是当时全国已经有117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陕西省的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安康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6所本科高校也先后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大游戏公司、门户网站、网络公司、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和多媒体软件开发公司等行业和领域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数字媒体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二是为了支撑传媒工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发展,基于其“技术艺术统一”的办学理念和“课件工程,作品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在实践中,这些专业的办学资源、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相互共享,教学理念一致,教学模式切实,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互助,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艺术结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
2015年10月,我校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主动适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对全科信息技术教师和一线计算机工程师这两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网络与信息化学院由原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传媒工程学院中的计算机类专业合并组建而成,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在经过2015年至2017年的调研、探索和实践,2017年实现了按计算机大类招生。由于四个专业高度的学科一致性,提出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基于卓越工程师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卓越全科信息技术教师(师范类)和卓越一线IT工程师(非师范类);办学定位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突出工程特色,强化工程实践”;培养模式为“2+2”,前两年学科通识教育,后两年专业知识教育。现有本科班级22个,学生816人,其中计算机大类5个班,215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个班,241人;软件工程专业3个班,138人;网络工程专业2个班,84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4个班,144人。
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科关系
渭南师范学院现有的计算机类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网络工程(080903)和数字媒体技术(080906)具有高度的学科相关性,均属于工学门类(08)下的计算机科学(0809)专业类。其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有明显的区分度,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创新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能在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IT行业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设计和应用等工作”;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软件维护及软件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在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和IT行业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与专业思想,掌握网络工程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网络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良好的工程师素养与职业发展潜力,毕业生适合在信息技术企业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部门,以互连网工程、网络应用开发等为主要领域从事现场或一线的技术支撑工程师、服务与应用开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化视野,能适应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与制作、移动终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毕业生适合在数字媒体企业和其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部门,以渭南eb前端开发和移动终端开发为主要应用领域从事数字媒体开发、管理等工作”。
但分析这4个专业的9门学科基础课程,却不难发现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学分、学期、考核方式有高度的相似特点,差异主要在个别课程的学时数。研读其人才培养方案,从2011年之前的学时主要集中在专业课、实践环节简单化、专业基础课不统一,到2011年、2013年和2016年的调整完善,学科基础课设置统一学时、学分、学期和考核方式,主要实践性环节统一学分、周数但允许专业侧重点不同。特别是对高等数学、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电路、概论与数理统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原理及实用技术等学科基础课程,我校从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角度,统一了课程设置各个要素和教学要求,为计算机大类培养奠定了课程基础。
从专业之间的支撑关系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历史最长、办学实力最强,目前是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学生考研、软考、竞赛和就业都比较好,生源质量也比较高,教学班和学生数也最多,侧重于培养适应中学和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以及工程师;其他3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教师、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实际上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享,软件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软件开发、评测和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专业侧重培养网络运行与应用开发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侧重培养渭南eb前端开发和移动终端开发工程师。同时,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方向课师资与实验教学资源,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语言类课程、设计类课程教学和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渭南师范学院计算类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是: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课程矩阵为支撑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课程置换、双师协同、项目实训为标志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为关键,以兴趣驱动、课堂支撑、专项培训、导师指导为特色的学科竞赛为抓手,以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率、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通过率、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为准绳的实践效果为标准。
1.贯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主线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培养模式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要把这一主线贯穿于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的始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与实训体系、校企合作体系、设施配备等各个方面都指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
以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三者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注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为人才目标。
3. 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技能应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宽厚理论专业课程模块,层次化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系统性、案例性。
4. 创新评价体系
以项目答辩、相关职业证书、资格证书、大赛成果、论文成果等多元化形式代替相关课程的考核,超越以掌握知识点为本的评价体系,形成以素质提升为本、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评价体系并使之渗入整个培养过程。
5.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注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格局,实行以专职教师为核心、院内与院外教师相结合、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高校与企业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师资来源,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师培训机制。实施“双师型师资建设工程”,通过挂职或培训和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6.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实施“卓越计划”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与相关企业或学校建立学生培养联盟,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构建校企、产学联合培养机制。
从上世纪90年代的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维护等专科专业,到本世纪初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本科专业,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始终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的定位始终是信息技术教师和一线计算机应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变迁从最初的对国内师范类名校相关专业的“克隆式”,转变到以教育部教指委建议、IT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结合,推导出新的课程和实践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也从封闭的学院式知识传递教育转变为校地、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协同育人方式。特别是,由于计算机类专业所在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在最近几年主动适应国家和陕西省对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政策导引,在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2+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校企全学段深度融合协同育人路径、“毕业(学位)证书+行业证书”培养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大胆、主动、积极和有效地改革,其全科信息技术教师和一线计算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办学实力也得以显著提升,先后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省级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育项目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
四、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条件
渭南师范学院的网络与信息化学院由原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传媒工程学院中的计算机类专业合并组建而成,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22个教学班,816名本科生。现有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36人,双师型教师16人(获工信部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证书或行业认证证书)。教师中先后有9人(次)曾在美国、法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进修学习,9人(次)参加过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
我校建有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齐全。现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专业综合、数字媒体技术综合、计算机专业技能、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等7个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360余万元;供学生上机实验的电脑有1200余台/套。实验中心采用实验项目管理来进行实验教学,构建了基础验证型、综合应用型和设计创新型,实际开出实验项目103项,实验项目开出率96%,年均完成实验教学人机时数20余万。
学校图书馆有计算机类专业书籍约10万余册,有课程资源7类,有中国知网、万方文献数据库13个,网络资源对全校师生开放。
网信学院建有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0个;教育见习实习基地5个;建有中省共建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实训”基地,秦东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渭南市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计算机类专业共有45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2人荣获“教坛中坚”荣誉称号,3人获“教坛新秀”称号,2人荣获校“教学名师”称号。“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9项,主持陕西教育厅、渭南市科技局32项,横向课题5项,主持学校各类科研立项70余项;教师在重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CSCD检索65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9部;获厅局级以上奖励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90余人次,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30余场。
五、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质量
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立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计算机工程师,通过与IT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全国及陕西省组织的互联网+软件设计、网络安全空间技术、计算机软件设计、数学建模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学生屡获金奖、一等奖等佳绩,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生考研上线率连年递增,2016年以来有50余名学生考研上线,其中30余人考取澳门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录取比例达到94%。
1.学生能力素质显著提升
近两年,我校计算机类本科生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学术论文6篇,获得知识产权专利1项;团队获霍金斯创新创业1奖;共有2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55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4名学生获校长奖学金,391人次获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52人次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2016-2018年,共有53名学生在全国研究生考试中达到国家分数线,其中36人被澳门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2.实践创新能力增强
近两年,我校计算机类获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省级 项、大学生实体创业项目项、A类学科竞赛获奖项、互联网+大赛、创业创新校长奖等标志性成果数量均位居全校前列,平均占比20%以上(学生数占比5%)。
3.招生就业情况良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报考的第一志愿率稳步提升,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一志愿率达到100%。2017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96%,其中在IT行业领域占比45%、事业单位占比33%、各类学校占比22%,在一、二线城市就业比例从2016年的18%提高到2017年的36%,学生专业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果,2017届“渭南师范学院-工信部蓝桥软件学院”校企合作特色班的18名同学,全部实现了在北京地区的高质量就业,学生见习期间标准工资为150-200元/日,正式聘用工资为6000元/月-8000元/月,卓越一线IT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成效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初步得到验证。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是渭南师范学院首批实施大类招生试点二级学院,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并且是秦东唯一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考点。该院2017年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建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高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第二课堂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获批2017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科基础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获学校2016年MOOC建设项目,《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获批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在全国及陕西省组织的数学建模、“互联网+”软件设计、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安全空间技术、师范生教学技能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我院学生获金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8项等佳绩,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六、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有待提高
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路径还在探索中,能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线计算机工程师,能不能通过与IT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2. 教师队伍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需要尽快提高
渭南师范学院提出的打造一支数量充足、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确保每个专业“2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博士、5名双师型教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的目标,在现有条件下实现难度不小。如何在3年内通过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促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工程和研究能力,还有待学校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投入力度。
3. 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还需提高
尽管渭南师范学院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主体,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过程常态化检查,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顺畅运行。
4. 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有待持续提高
尽管渭南师范学院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最近3年持续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数据库,保持对其3年以上的数据记录,以此倒逼人才培养过程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能持续改进、有效提升。
七、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
依据渭南师范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目标二特色三支撑四平台五评价”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产教融合、双师培养、工程教育”的办学特色。
一目标是指“培养创业、创新的卓越信息技术教师和一线IT工程师应用型人才” 。
二特色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特色,一线IT工程师培养特色”。
三支撑是指“计算思维导向、突出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情教情调查分析的质量监控体系”。
四平台包括“线上线下结合的理论教学平台,校内校外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专业能力提升的学科竞赛平台,高质量就业导向的考研、软考和实习平台”。
五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达成度,学生就业能力适应度,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度,同行专家学者认可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这一模式的内涵是: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经验,如德国“企业主导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全学段深度合作培养为路径,提出“毕业证书+行业认证”的培养要求,实施计算机专业大类招生分方向培养的“2+1+1”培养模式,设计“学科基础+专业方向+企业课程+项目实训+毕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一线工程师探索以项目实训为依托的“微实训”“微实习”,成立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指导中心,构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色是:通过“毕业证书+行业认证”的培养要求,倒逼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就认真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与IT企业全学段、多维度的密切合作,以IT实际工程为背景,以IT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把人才培养目标基于IT行业的通用标准和企业标准,力求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一线IT工程技术人才。
这一模式的路径是:通过实施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模式,使毕业生能适应IT行业的实际需求。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我院办学初步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时代达内集团共建“2+1+1”软件工程特色班,与西普集团共建“2+1+1”信息安全特色班,与知行慧科集团共建“2+1+1”物联网工程与移动终端开发特色班,逐步实现了教师教育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融合,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学校培养坚定创业创新科学人才的目标定位,学院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之上,确定了面向计算机学科前沿,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计算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软件设计、评测和信息服务领域具有特长的一线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IT行业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卓越信息技术教师。
2.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调研分析、专题研讨、校企共商、专家评阅、修改完善和学校审定等环节,修订完成了2017版“2+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既没有985、211高校的研发、工程优势,也没有高职院校的产业、就业优势,加上原有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化、课程体系理论化、实践过程仿真化、教学考核分数化,已无法培养出在技术开发、产品服务上具有特长,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毕业标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环节设计,专业方向的开设,主要模仿、参考或借鉴了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交大的培养方案。教学基础类课程,沿袭了工科教学方法,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方法等,工科教学特征,有浓厚的工科教学色彩。
为破解这一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难题,我们积极向开放办学、合作办学转变,探索实施计算机大类招生、分方向培养的“2+1+1”培养模式,构建 “学科基础+专业方向+企业课程+项目实训+毕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毕业证书+行业认证”的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一线工程师,进行课程置换、项目实训,推行“微实训”“微实习”,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基于IT行业的通用标准和企业标准,以IT实际工程为背景,以IT工程技术为主线,强化工程实践和思维训练,依据计算机学科不同专业特色,设计“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
以立德树人、做“四有”教师为目标任务,加强师德建设、教风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倡导育人为本、品德为先、能力为重,重视学生的全面展。关爱学生,扎实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一是围绕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加大引进计算机学科博士力度;二是加强和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派出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三是引导、鼓励和要求青年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积极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四是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体系,鼓励青年专业教师进IT企业、进重点实验室等方式,打造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五是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教学观摩与教学竞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
近三年,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教育类会议和培训28人次,有8人脱产访学进修,4人考取博士研究生,7人次企业挂职锻炼,有15名教师考取双师型教师认证。中青年教师中,2人晋升副教授,1人晋升教授。各类教学竞赛中,获省级教学竞赛奖励1人次、省级微课竞赛奖励2人次,获校级教学竞赛特、一、二等奖项13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师奖励9人次。
4.教学改革研究
近三年,学院教师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7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一、二等奖共4项。
5.课堂教学管理
提出上好每一堂课的要求。
规范备课、讲课、课后作业和指导环节,倡导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预设主题和问题,开展问题式、讨论式教学,增进学生参与和课堂的互动,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实行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听课制度,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检查与反馈。主要包括:评测教学目标、内容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契合度;评价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气;定期召开教师、学生、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调研反馈教学问题,督促及时整改。
每学期开展网上学生评教活动,教师满意率均在90%以上。
6.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强调工程实践和思维训练。依据计算机学科不同专业特色,设计“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课程要素体系。依据IT行业基本合格的入职者标准,构建“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训+专业实习+仿真毕业设计”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精心组织专业见习、实训和实习。
规范管理实践教学。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各类见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考察调研等),合理安排实习和实训指导教师,落实实习、实训单位。
开展校企全学段深度合作,实施项目驱动。学院与合作企业配合,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基于项目驱动导向,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习、实训方案。项目采用逆向课程设计,强调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选择能帮助学生进入 IT 行业从事相关岗位的技术点,并作为实训课程的重点;采用项目贯穿的形式组织传授IT行业技术点,学生既能学会技术点,同时也知道如何在项目中使用这些技术点,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企业招聘需求。学生通过项目实训,能顺利到软件企业实习、就业。
学院与工信部蓝桥软件学院、时代达内集团、知行慧科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施实训+实习项目,提供丰富、实用、前沿的泛IT领域培训内容,专注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精通Java、Android 、H5、UI等主流技术的优秀技术人才,最终培养成为全栈工程师,取得了明显的实训和实习效果。
三是严格实施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
健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机构,保证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顺利进行。明确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从选题质量、能力水平、成果质量、评阅与答辩四个方面确定观测点和评价指标。强化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在论文(设计)工作安排、遴选指导教师、确定论文(设计)选题、进行开题答辩、指导论文(设计)完成、实行查重检测、组织论文(设计)答辩、公布论文(设计)成绩等各环节科学管理,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四是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打造实践育人平台。
学院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特点,积极打造高水平学科竞赛平台,着力创新IT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加强组织保障,积极指导比赛。针对每类大赛,成立相应的竞赛辅导团队,制定指导计划和集训方案,定时训练。同时,也注意指导和训练的方法,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对竞赛项目的挚爱。参与竞赛项目,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动机。
2016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设计大赛”“网络安全技能大赛”“蓝桥杯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我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36项,共78名同学脱颖而出,占到了学生总人数的10.8%。
五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按照创业、创新的一线IT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一年级体验、二年级见习、三年级实训、四年级实习的全学段实践教学链条,三年级第一学期引入合作企业实训课程,三年级第二学期组织企业专业技能实训,要求毕业生至少通过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初级)测试,为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奠定专业技能基础。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目前开设有《创业基础》必修课和《大学生创业导论》《创业创新执行力》《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管理实战》等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专业见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创新项目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学段贯通。
学院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大学生专业技能指导中心”,下设8个指导教师组,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以及A类学科竞赛,激励专业教师指导参赛学生。
用好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院构建以学校大学科技园为主平台、学生创业社团为育苗平台、秦东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为提升平台的“一体两翼”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大学科技园和学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孵化作用,招募北京、西安、深圳10余家合作企业和IT行业精英参与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
7.质量保障体系
(1)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教风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制度。
(2)强化监督和反馈机制。学院通过微信群、QQ群、联络员、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考试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各环节的问题和建议,充分讨论,形成意见,落实整改。
(3)教学委员会成员、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开展常规性听课、评课和赛教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
(4)开展领导干部 “三课、三阅、一访谈”工作。有专业背景的部门领导和我院的领导干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促进教师改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领导干部要审阅教学资料(教案、PPT、平时课堂教学过程登记、学生课堂笔记、作业布置、批改作业、实验报告、指导学生的实习资料)情况;查阅所联系教师近三年所代课程的试卷,并记录存在问题;查阅论文,检查所联系教师近三年所带毕业生论文情况。领导干部每周访谈包联的教师和班级学生,将访谈的问题和“三课”“三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院和部门,限期整改。
(5)改革考试管理模式,切实考查学生能力。改变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结果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考核(课堂/实验/实训/实习/项目参与的纪律和表现)、学习能力提升考核(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包括、研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考试评价(教考分离、项目成果)的过程性、综合性评价。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作用。